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歌曲意念版


QQ,原由 阿毛哥 上載。

我選的是SMAP的" この瞬間、きっと夢じゃない"(這個瞬間、一定不是夢)

這首是2008年北京奧運日本代表隊的主題曲
歌詞內容充滿了激勵的話語
先附上這首歌:


歌詞內容:
うねり出した手を見つめ 高まる鼓動を指先まで
凝視著顫動的手 心臟劇烈地跳動 直到指尖

逃げたくなるくらいの不安に そっと一人瞳閉じた
在差不多想要逃跑的不安裏 悄悄地 一個人閉上眼睛

ひらいめい子がかける夢の影 追いかけては向かい風
閃耀著的是快要消失的夢想的身影 追尋著的是迎面而來的風

何度も諦めそうになって その度また繋いだ夢
多少次都快要放棄了 那總是緊隨著的夢想

いつだって背中には そっと支える人たちの
靠著無論何時總在背後 悄悄支持著的人們的

この温かくただ強く 優しい声に乗せて飛ぶんだ
這個溫暖的 但強有力卻又溫柔的聲音跳動著

僕らはいつだって 一人じゃないんだよ 
我們 無論何時 也不會是一個人

Please Stand up いつも感じてたくて
Please Stand Up一直想能感受到

だからDon't cry きっと夢じゃない
所以Don't Cry 一定不是夢

どんなに遠く離れていても そばにいるから
無論怎樣的遙遠 離開了也好 因為一直在我們身邊

苦しみ悩み続けてた 何度も諦めようとした
痛苦煩惱持續不斷 好幾次想要放棄

それでも歩いてきたこの道は たった一つの僕の夢さ
儘管如此一路走來的這條道路 是我唯一的夢想

立ち止まった格好はどこか 似たような僕らを包んだ 
停住腳步的人們 像什麼一樣簇擁著我們

ふざけ合った時間はもう戻らなくて 戻らなくて 届かない
玩笑般流逝的時間 已經不會回來了 言語也 無法說出

あの日君が流した涙も 僕ら一緒ならほら笑い顔
那天你留下的眼淚也是 如果我們也在一起的話 看啊 是笑臉

僕はあの日 明日の空に またつらくなるさと誓った
我對著那一天的晚霞 又一次發誓說 會變強的

僕らは散らばった 夢のかけら集め 
我們 收集起四散的夢想的碎片

ほらSun right 高く羽ばたいていこう 
看啊 Sunrise 高高振翅著

かわした誓い 祈りよりない 
互相交換了的誓言 默默祈禱

居られたはずの世界に今 輝いてくよ
我們熟悉的世界 現在 正在閃耀著

はみ出した涙や流した汗が 僕を支えるんだ 
落下的眼淚 留下的汗水 支援著我

言葉よりもずっと大切なもの 君に伝えたいよ 
比起言語 一直非常重要的東西 想傳達給你

歩き出した僕らの未来なら これから先も振られ返すから 
一旦踏出腳步 我們的未來 從今往後我們開始改變

どんな時も 諦めずただ進むよ 
無論何時 不能放棄 只能前進

倒れて見上げてた くやし涙でにじむ青空 
躺倒著仰望著 滲透入悔恨淚水的晴空

あの頃の僕らの夢叶えたいんだ
那個時候的我們的 夢想能夠實現

僕らはいつだって 一人じゃないんだよ 
我們 無論何時 都不會是一個人

Pleasel Stand up いつも感じているよ
Please Stand Up一直能感受得到

だからDon't cry きっと夢じゃない
所以Don't Cry 一定不是夢

どんなに遠く離れていても そばにいるから
無論怎樣的遙遠 離開了也好 因為一直在我們身邊

言葉じゃ伝わんない 言葉じゃ伝わんない
語言不能傳達 語言傳達不了


我會選這些圖片的原因
首先是蔚藍廣闊的天空和綿延山脈以及那炫目的陽光
還有俯瞰的大樓是我對旋律的感覺
時而輕快悠揚(天空),時而壯闊動人(山脈) 而整體的感覺相當的暖和(日光、沙漠)
讓人清醒向上的感覺。 SMAP的歌聲也很清淡,很柔和
然後我還用各種的表情和眼淚來訴說旋律的轉折和反應歌詞內容

"倒れて見上げてた くやし涙でにじむ青空" 
"躺倒著仰望著 滲透入悔恨淚水的晴空"

懊悔的淚水也好,喜極而泣的淚也好
都是自己努力過後的證明
因此我覺得這表情很棒

最後 最能用來表達這首歌的
我想就是最中間的那張了吧

小嬰兒天真無邪的笑容,發自內心的笑容
是全世界最乾淨最棒的表情了我想
剛好最能表達這首歌給我的感覺
光明、正向、天真




作業心得:
有時聽歌,內心會不由自主的有些感動、有些梗在心頭的東西說不出來
或許是想起了什麼回憶,也或許是那旋律、歌詞給了你什麼樣的東西,讓你的心產生漣漪
藉由這次作業,我透過圖片、透過文字,把那份梗在心頭的感動給表達出來了,或許沒有表達的非常透徹,或符合意境
但至少是符合我內心的感動的。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色相環


00000001(1),原由 阿毛哥 上載。

此色相環由不規則型狀的直線加上裡面一個圓作區隔來來做出
構想來源不明,忽然而然產生的
此次的作品相當的耗費時間,我大約耗費了6小時以上進行此次的作業
因為我非常不擅長使用廣告顏料,不太能夠掌握特性,稍有塗抹不慎 就必須要修補,使用的紙材太過平滑,容易有塗抹不均的問題,過程可以說是非常的辛苦
我認為我這次使用的色彩明度太低,外環的部分太暗,容易給人不太乾淨的感覺
第一次的手繪作業,相當辛苦! 花費也有點龐大,不過以後應該會經常使用到廣告顏料,先接觸也不錯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DSC013471


DSC013471,原由 阿毛哥 上載。



感想:作業終於來到專業軟體的使用上了
這次的photoshop的運用,使我們在圖片能夠運用的範圍和界線更廣
因為可以透過他強大的功能來改造自己的照片
所以這次作業最大的收穫大概就是這個軟體的使用和認識吧!
以後可能還會多次的用到他

DSC0134713


DSC0134713,原由 阿毛哥 上載。

DSC01347134


DSC01347134,原由 阿毛哥 上載。

DSC01347135


DSC01347135,原由 阿毛哥 上載。

DSC013471365


DSC013471365,原由 阿毛哥 上載。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9/22--2-1--光與色彩+彩色光譜+光的照射

光是---
●是能量的一種形式
●是一串由光源朝我們飛奔而來的粒子流(photons)
●也是一道空間的漣漪(electromagnetic waves)
● 除了朝我們來以外,也向上下左右擴散移動。

彩色光譜
光通過稜鏡... 散出一系列連續變化的顏色…眼睛能看見這些波動→可見光譜

●光譜,全稱為光學頻譜,依照光的波長(或頻率)的大小順次排列形成的圖案。
●光譜並沒有包含人類大腦視覺所能區別的所有顏色,譬如褐色和粉紅色。

●人眼可見光的波長從 380到770(or400-700) nm ,頻率為 750TeraHZ – 430THZ,亦可 再依波長的長短依次劃分為紅、橙、黃、綠、藍、紫色光,呈現了由紫到紅的七色彩虹。其中以紫光波長最短而紅光最長。
●兩端雖也是光線,但為不可見光,紅外與紫外線就是這兩種光。

光的照射-光入射任何介電物質時均具有反射、透射、折射等功能。
1. 反射(reflection):金屬材質易造成反射
●鏡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 –如亮面金屬材質/雜誌銅版紙面
●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 影印紙

2. 透射(transmission):該介質須具透光性,且部份光為介質所吸收。
●直線或直接透射:
●定向擴散透射(spread transmission)
●漫透射(diffuse transmission)

3. 折射(refraction)
4. 吸收(absorption)
5. 偏光(polarization)

色彩是甚麼?

●代表人對於光的感知效果
●是不同波長(λ= c / f )的可見光
●也是具有不同能量的可見光






9/29上課重點
色彩視覺+光源的色彩特性
● 物體的形狀、空間、位置以及它們的界限和區別都由色彩和明暗關係來反映。
●視覺
○人類感覺色彩的路徑與過程
色彩的感覺在於眼睛,眼睛受到光線的刺激,才會產生色彩,其歷程為:光線經過瞳孔,達到網膜時,網膜上的錐狀細胞和桿狀細胞會吸收光線,再將光線轉換成信號,此信號沿著視神經傳達到大腦的視覺中樞,而產生色彩的感覺。
○人類的眼睛跟照相機的構造有點類似
○人眼看到的顏色決定於所吸收R、G、B 訊號的比例
網膜中的錐狀細胞,含有感受紅、綠、藍色光三原色的細胞,因此,具有感知色彩的功能,當細胞產生病變時,便產生色盲、色弱的現象。柱狀細胞對光線的感度佳,但只對明暗有感應,而沒有辨識色彩的能力。

● CIE色彩空間
選赤(700m )綠(546m )青紫(436m )為標準的三原色,任意組合這三原色光就可以做出一切的色彩。
● 色溫
色溫顧名思義就是各種色彩的溫度,是用來測量光源色彩的度量單位。度量依據為將「理想黑體」的純黑物體加熱到使它發出與光源相同色彩光線時的溫度。度量單位以 K ( Kelvin ) 表示,度量色溫可用「色溫錶」來測量計算較為精確簡便。色溫較高時,色彩偏藍、紫,稱為「冷色調」( Cold Tone )
色溫較低時,色彩偏黃、紅,稱為「暖色調」( Warm Tone )
所謂色溫度,就是將光的顏色換算成黑體溫度的一種心理量。把完全放射體(黑體)加熱時,它會漸漸變紅,白色的成份慢慢增加,最後放出含有藍色成分的光。因為分光能分佈一定,顏色自然固定,所以可以用黑體的溫度來表示光的顏色。
○相關色溫度
色溫愈低,長波長的比例就比較高,光源的顏色就會比較偏紅,或者暖色調;色溫愈高,短波長的比例就比較高,光源的顏色就會比較偏藍,或者冷色調。
● 演色性=顯色性
由照明光的性質,決定物體色的情形,稱為演色。
○ 演色指數
晝光與白熾燈的演色指數定義為 100,視為理想的基準光源。此系統以 8 種彩度中等的標準色樣來檢驗,比較在測試光源下與在同色溫的基準光源下此 8 色的偏離(deviation)程度,以測量該光源的演色指數,取平均偏差值 Ra 20~100, 以 100 為最高。平均色差愈大,Ra值愈低,低於 20 的光源通常不適於一般用途。
指數(Ra) 等級 演色性評價 一般應用
90~100 1A 優良 需要色彩精確比對與檢核之場所。
80~89 1B 需要色彩正確判斷即討好表觀之場所。
60~79 2 普通 需要中等演色性之場所。
40~59 3 演色性的要求較低,為色差不可過大。
20~39 4 較差 演色性不重要,明顯色差亦可接受。
○ 忠實顯色
○ 效果顯色
● 物體的顏色
●色彩呈現
○光是發生的原因,色是感覺的結果。
○光波的振幅決定明暗,光波的波長決定色相。
○色彩在受光和背光時會有不同的變化。
○探討色彩需由色光與色料兩方面並行。
○ 色:光源色(直接色)和物體色(間接色)。
○物體色:表面色(反射-不透明物體)和透過色(透射-透明物體)。
本身會發光的物體,會直接刺激我們的眼睛,而產生色彩的感覺,稱為「光源色」。至於不透明的物體,則是物體表面吸收部分光線及反射其餘光的結果,經過反射的光刺激眼睛,並產生色彩的感覺,稱為「表面色」。此外,光線在透過時除了產生吸收、透過等作用外,透明體本身的色彩也會影響透過光的色彩,由此所感覺到的色彩,稱作「透過色」。  
●影響物體色的因素
物體的性質(如:光滑面、粗糙面、反光面等)、照射的光線、觀看物體時的視覺與心理因素、物體所處環境的色彩及反射等。
●視覺美學
○審美能力的養成
○系統進化論的美學觀
10/6上課重點
●色彩本質
○ 色彩屬性-色相、明度、彩度
○ 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外相,是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下,人眼所感觉不同的颜色,如紅色、黃色、藍色等。
○ 明度
明度指顏色的亮度,不同的顏色具有不同的明度,
「明度」(Brightness)原來用做光度測定術語照度和(錯誤的)用於輻射測定術語輻射度的同義詞。按美國聯邦通信術語表(FS-1037C)的規定,明度現在只應用於非定量的提及對光的生理感覺和感知。[1]
一個給定目標亮度在不同的場景中可以引起不同的明度感覺;比如White錯覺和Wertheimer-Benary錯覺。
在 RGB 色彩空間中,明度可以被認為是 R(紅色),G(綠色)和B(藍色)坐標的算術平均 μ(儘管這三個成分中的某個要比其他看起來更明亮,但這可以被某些顯示系統自動補償):

明度也是 HSB 或 HSV 色彩空間(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中的顏色坐標,它的值是這個顏色的 R,G 和 B 三者中的極大值。

○ 彩度
色度指得是色彩的純度,也叫飽和度或彩度,是「色彩三屬性」之一。
 孟塞爾顏色系統中稱為Chroma,並以黑白灰為彩度0點,將各種彩色按照表示「差別多大距離」而分級,導致各種顏色最鮮艷的彩度級別不一樣。如色相5R (紅)最高的彩度可以達到14,而色相5BG(青綠)最高的彩度只有8。即使同樣是彩度6,各種顏色的鮮艷程度並不是和人的感官直覺很一致。
 HSV色彩屬性模式中這個指標稱為Saturation,即飽和度。
 日本PCCS系統中,這個指標漢字寫作「彩度」,但是翻譯成英文是稱Saturation,即飽和度。將無彩色的黑白灰定為0,最鮮艷定為9s,這樣大致分成十階段,讓數值和人的感官直覺一致。
色度由光線強弱和在不同波長的強度分佈有關。最高的色度一般由單波長的強光(例如雷射)達到,在波長分佈不變的情況下,光強度越弱則色度越低。
在三原色光模式中,色度可定量化用 σ 表示某一色彩與純色的差別: 上述是一個簡化的例子。定色法中有更複雜的定義。
○ 主觀特性
吾人的視覺易受觀測物在視野中的位置、周遭背景與眼睛的適應狀況所影響,所感受到的顏色並不一定是來自物體所反射的光,端賴吾人視覺神經網路系統(或意識)做出代表外在事物的圖象或顏色而定,此類色覺的主觀特性包括同時性對比、繼續性對比、後像與色適應。
(1) 同時性對比(simultaneous contrast)
吾人所觀看顏色的外觀常受相鄰色(背景色)的影響,係因視覺系統為加強偵測時的差異性,自動在兩色鄰界處產生誇大明度、彩度或色相對比的現象,此種現象稱為同時性對比(圖2-5)。例如某色塊在深色背景的襯托下比在淺色背景下感覺較為明亮(明度對比);所觀看的顏色在無彩色的背景下感覺彩度變高,在鮮豔背景下彩度變低(彩度對比),例如白天臨窗面的白熾燈看起來較黃;觀看一中性顏色會微帶背景色的補色,以拉大彼此的色差(色相對比),例如一白色表面被一藍色光包圍,則此白色表面看似微帶藍色的補色即黃色(表2-1)。

表2-1. 同時性對比
背 景 表 觀 色 彩
(天花或藻井) (白色格柵或漫射板)
紅光 微帶淺綠
綠光 微帶淺紫紅
藍光 微帶淺黃或粉橘
黃光 微帶淺藍
(引自:Flynn, 1962)
(2) 繼續性對比(successive contrast)
當眼睛由某一色表面移至另一色表面時,由於某些色彩受器(receptor)細胞部份疲勞的緣故,產生對後者色彩三屬性的對比效應,稱為繼續性對比。最明顯的例子即當由光色偏藍白的複金屬燈照射的區域走到黃色高壓鈉燈下,眼睛增加對原先光色的補色的相對敏感度,而感覺高壓鈉燈更黃。
(3) 色適應(color adaptation)
光在色調上的細微變化會影響吾人對整體環境的潛意識判斷,特別是當此變化剛出現,在眼睛尚未完全適應新情況時,對光的色彩特性的敏感度最為強烈。例如傍晚自戶外進入室內,點亮白熾燈後會突然覺得室內所有東西都變得較黃,但經過一段時間待眼睛逐漸適應以後即無此感受,此現象稱為色適應。
○ 色調
色調不是指顏色的性質,是對一幅繪畫作品的整體評價。一幅繪畫作品雖然用了多種顏色,但總體有一種色調,是偏藍或偏紅,是偏暖或偏冷等等。如果作品沒有一個統一的色調,就會顯得雜亂無章。但如果都是不一致的小色塊,總的效果也給人一種統一的色調。
○ 感覺
一般說來,暖色系(黃~橙,紅~紫紅)在視覺感受上趨近於視者,有溫暖感;寒色系(藍紫~藍,藍綠~黃綠)則看起來後退,有清冷感。光的色調(color tones)亦可喚起吾人對自然環境或生活經驗的記憶與印象,例如火紅的太陽、陰藍的月色、魅綠的螢光等。在劇場燈光的運用上,除特定時間場景的光色使用外,琥珀色可以強調自然膚色,用粉紅色突顯正派人物,如惡棍等反派角色則以綠光來照,光源中若缺乏紅色波長會使人產生蒼白或不健康的膚色。
即便是通稱為白色的晝光,亦因其色溫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環境觀感,例如陽光的溫暖與陰天的冷漠,此係因色溫度影響吾人心理感受之故(表2-5):色溫度在3300 K以下光色開始偏黃,使人感覺較為溫暖;色溫度超過5300以上,光色轉向青白,則感覺清冷。甚至環境的色調或光色的冷暖亦會影響觀者對環境溫度的感知(Rohles, 1977)。

表2-5. 色溫與心理感受
色溫度 心理感受
< 3300 K 溫暖
3300~5300 K 中介
> 5300 K 清冷

一般實務上較傾向在同空間使用相似的色溫,以力求色溫的一致性,但在某些情況下,不同色溫的光源也可以用來強調空間內的差異性。




筆記心得:藉著再一次的整理上課筆記,並且像這樣張貼上部落格
除了可以使原本會的部分印象更加的深刻之外,不太熟的部分也能
趁這個機會好好的弄懂,並把他記在腦海裡,並且忘記的時候隨時
能夠方便的複習,所以透過這種方式學習我覺得相當的有成效


分組討論心得:像這樣子分組一起查資料,這對我來說是第一次的經驗,
學校的圖書館是相當大的書庫,如果能好好利用的話,一定能夠查到許多
有用或自己需要的資料,但是如果沒有查過,速度自然會慢,因此像這樣
一起查資料,一起討論除了能夠快速的完成作業,也能讓自己在使用這大寶庫
上能夠更得心應手
因此,我認為這又是一次長進自己的好機會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DSC01381


DSC01381,原由 阿毛哥 上載。

第一種:顏色呈現非常漂亮的綠色,由後面的墨綠  越到前面,顏色便漸漸的淡了起來,到了中間左右變成接近白色的淺綠

DSC01383


DSC01383,原由 阿毛哥 上載。

第二種:這種葉子為純紫色,而接近邊緣的地方顏色轉為偏紅紫
仔細看的話 裡面的葉脈某些是稍微接近綠色的

DSC01384


DSC01384,原由 阿毛哥 上載。

第三種:這個葉子相當的油亮而翠綠,葉面光滑 葉身清一色是墨綠,較接近中央的部分較為淺色

DSC01389


DSC01389,原由 阿毛哥 上載。

第四種:這個葉子已經接近枯黃,帶點咖啡色的橘色葉體帶點秋天的氣息

DSC01390


DSC01390,原由 阿毛哥 上載。

第5種:外圍是接近白色的淺綠色,而內部是顏色較深的墨綠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914筆記作業

一.色彩是甚麼?

「色彩是一種綺麗的語言」

這是某位企圖沽名釣譽... 呃 不是
是某位企圖想傳達色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的學家所說過的名言

透過色彩 豐富了我們的視野 美化了我們所處的世界

也難怪這位先生會如此的讚歎了

試想我們如果少了色彩的感官能力
世界只剩下黑和白兩種顏色
那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接受
當然我也是

因此 色彩對我來說 可以說是「沒了就給我砍掉重練!!」的重要的東西





二.學習色彩的方法



1.養成觀察的習慣與態度

2.將色彩的學習生活化

3.經由自我訓練,拓展色彩的感覺

4.不拘泥於色彩的法則




以上是標準的官方說法

實際上要如何著手,其實寫得有點籠統

其實也就是說 平時就必須多去觀察生活中的各種色彩
同時去思考色彩背後的意義
為甚麼要這樣配?
而這些顏色又會造成甚麼視覺效果?
藉此也能提升自己對顏色的敏銳度和感覺




三.總結


雖然色彩的重要性前面已經有提到過
但是其實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忽略它
包括我也是,因此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還有透過色彩學
開始去認識它,便成了今後重要的課題

希望經過一番不同的了解和觀察
我能更深入的了解色彩的奧秘

最後被他感動到不行。